莽莽苍苍,郁郁葱葱,是秦岭。
巍峨绵延,横断南北,是秦岭。
山那边,是陕北的高亢和与关中的醇厚。山这边,是陕南的柔情与刚毅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4年前的夏天,我曾经从山那边翻越过去,到山这边。当时从南京坐火车去成都,途经宝鸡停留下来,宝成铁路因塌方而中断,我便从秦岭北坡坐长途汽车翻越秦岭。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,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带给人的不仅是奇险,还有美妙的风光。那时没有手机照相,但秦岭的风光已经深深地刻印在记忆里。沿途的蓝天白云和茂盛生长的植物,飞翔的无名小鸟和奔跑的小动物,还有山顶湖泊的湛蓝和纯净,让我体会到“仙境”的存在。遗憾的是没能在山的这边停留下来,陕南的风光便匆匆在眼前飞逝。
34年后,我终于来到山这边,秦岭腹地——商洛。行走在大山深处,我尽情欣赏山川的雄浑与秀丽,了却当年到山这边看一看的心愿,同时也收获了对秦岭大地的新感受,它雄奇壮阔,也绵延清秀。
漫川关仿佛是秦岭的一个浓缩。漫川关属于山阳县,古称水南为阴,山南为阳,山阳县名便是中国悠久地理文化的见证。当地的史料记载,漫川关春秋时为蛮子国,漫川原称蛮川。明清两代,这里水运发达,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、湖北会馆、武昌会馆、骡帮会馆、武圣宫等建筑物至今犹存,成为历史文化遗存。
车进漫川谷,风景如画,青山如黛,碧水清澈,稻田深绿,荷叶绽放。商洛的山水层次分明,巧夺天工。进入村内,茶舍飘香,竹编工坊记录也陈列着农耕文明的记忆。村旁的高铁施工现场,预示着不久的将来,村里的村民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。
来到柞水县金米村,这里是“小木耳,大产业”的示范基地。柞水地处秦岭南麓,山清水秀,气候温润,小木耳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。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,而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、香菇的优等菌材。柞水黑木耳,侧生于树木上,形似人的耳朵,片大、肉厚、鲜嫩,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被公认为保健食品,有山珍之称。据史料记载,明清时期,柞水“万山丛树多,土人伐生木耳。近耳收买成包,水陆运至襄汉,作郧耳出售,价倍川耳”。如今,柞水将生态优势和现代科技结合,孕育出金米村这样的木耳知名生产基地。
商洛山川优美,也是文化的高地。当年我在贾平凹笔下的《鸡窝洼的人家》里读到那些当地人的笑声,而今在陈彦的《装台》里听到了秦腔的浑厚与苍凉。丹凤是一个县名,与境内的凤冠山相关,丹凤的“丹”又似乎写在葡萄酒的红色液体之上。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起源于清宣统三年,酿造的方法步骤有选择、发酵、过滤、陈酿、调制、装瓶等18道工序。商洛不仅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地,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结合部。古老的地域文化与新兴的产业融合,体现了商洛人的气度和智慧。
登上牛背梁,你才会明白什么是胸襟与视野的开阔。牛背梁的风景迷人,群峰雄立,沟谷深邃,瀑布排列,水流泉清。站在牛背梁,西眺长安,北极陇东,东观鄂豫,南望巴蜀,上下左右,东南西北,尽汇秦岭。三秦大地隆起了绵延的希望。 秦岭,你好!
当年作家描述的寂静山洼,如今已经被火热的烟火气浸润。60多年前,周立波以《山那面人家》记录中国农民的喜悦,如今,我记述山这边人家红火的日子,是感动也是致敬。致敬前辈作家对生活的热爱,也致敬那些创造火热生活的人们。
标签: 标签: